缺錢缺人欠體力欠地方認受性不足⋯⋯這些是很多受訪者跟我們
分享的組織之苦,加起來便成了香港病人自助組織的發展瓶頸了。
面對重重困難,有組織鍥而不捨,有組織善用科技,也有組織找學者來
「斷症」,希望引入新思維,為病友和整個社會的福祉走出康莊大道。
香港自助組織發展障礙重重,一直與它們同行、努力在背後「推波助瀾」的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眼見近年不少病友出心出力卻舉步維艱,也努力謀求對策,邀請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倪錫欽教授來「把脈」,務求「對症下藥」,共同助組織開路。
「兩難」,倪教授用這兩個字概括現今香港自助組織的處境。
「時代不同了,二十年前的模式,今天未必行得通。以前發展一個組織,可能是先安內後攘外,現在卻要兩者兼顧,思維不得不轉,是個大挑戰。」
中大團隊去年訪問了54個活躍的本地自助組織,並與當中20個的領袖深度訪談,歸納出七大發展指標作評分,包括會員康復狀況、結構可持續性、運作可持續性、社區關係、市民支持度等,以評估組織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大部分組織的內部管理都做得不錯(得分高於一半),但對外如社區關係及市民支持度較弱(得分低於一半)。更重要是,在緊絀資源下,兩者可能互相排斥,隨時「兩頭唔到岸」。
好東西帶來壞影響
「譬如說,團隊建設有利於組員復康及組織發展,卻不利於建立社區關係及得到社會支持。因為當你大花心力去建立團隊,就可能沒時間處理對外事務,譬如對贊助人的回應,這對發展影響深遠。」
「又例如公眾教育看來是自助組織必然的工作,但原來也可以拖垮組織。人手不足,如何持續?甚或有些會員寧願組織專注病人互助,不認同對外發展,分歧愈來愈大。」
好東西有時會帶來「副作用」,令人矛盾。又例如,很多組織者夢寐以求的機會,包括聘用員工或租用會址等,原來不利於組織結構的可持續性,因為涉及的長遠開支,會大大增加經營壓力,把組織推向深淵。「研究也發現,一些看似簡單的員工管理技巧,如給新員工的入職簡介,若果執行者力有不逮,實踐得不好,可能為組織帶來壞影響⋯⋯」倪教授說,這些發現值得每個自助組織深思。
「香港自助組織的發展陷入瓶頸,每個組織都應自我評估,繼而調整策略:到底是滿足於家訪等互助支援,還是謀求公眾支持作長遠發展呢?過往,自助組織常在財務上找專家支援,甚少在市場推廣或企業關係上外求。」
「可是,現代管理講求效率,若贊助人想知會員增長率,應該按個電腦鍵就能找到。曝光率同樣重要,組織該有自己的網頁,懂得寫計劃書,以應對時代需求。因為今次研究,我們翻查了很多組織年報,看到許多動人故事,但如何把它們帶到大眾眼前呢?」
倪教授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支援自助組織之餘,也應支援那些一直支援自助組織發展的機構。現在正是尋求轉型的契機,要把這些寶貴的社會資本發揚光大,應對未來。」
倪教授看得通透:缺人缺錢的,還有一直在背後支援的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這項服務的編制只有五至六位職員,卻「湊大」了不少充權(empowerment) 意識很強的病人自助組織。
香港復康會高級經理潘友為說:「外國組織大都從上而下,由醫生等專業牽頭,病人多是參與者。香港卻是真真正正由病人策劃及建構,自助互助的概念很強,病人或家屬只要有心有力就可,甚麼事都得靠自己。所以說,在這角度看,香港病人自助組織是全東南亞最進取的。」
可是日子久了,問題也就浮現。「社區復康網絡主要提供顧問諮詢服務,關於如何成立或管理組織,累積了一定的教材及經驗,但對於如何推廣及發展,我們也是門外漢,也實在沒資源跟進。」
如何打開新局面?
為求出路,復康會團隊參考外地經驗,歸納出一些點子,探討在香港落實的可行性,包括自助組織「孵化」中心、專業訓練學院、「小而重要」運動及Patients Like Me(病人像我)華人版。
錢多就好?
無錢事事不行,但有錢是否就萬事皆能?因為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忽然「天降」三千萬的香港肌健協會,感受至深。
輪椅上的潘沛金是協會司庫,她掏出幾張寫滿銀碼的舊A4紙出來說,「當年記者常追問捐款數字,我天天跑銀行查數,兩星期已收到超過一千六百萬,成世人都未見過這麼多個『零』。這些紙,我捨不得丟。」
時為2014年。美國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為引起公眾關注「漸凍症」,發起以冰水照頭淋的方式籌款,冰桶熱迅即席捲全球。香港肌健協會搭上了「順風車」,籌得的善款足足相等於該會75年的籌款金額。
是祝福,也是挑戰。
沛金回憶:「當時我們只得三個職員,接電話收支票開收據,日日做到天昏地暗,周末都回來辦公,幸好同事團結,行政架構清晰,大家一條心,才勉強接得住,只是我們的電腦也不勝負荷,最後得找會計師樓幫忙。」
數字容易釐清,但它帶來的紛爭就難處理了。當年的會長劉偉明更曾明言,擔心三千萬會「搞散」肌健協會。譬如說,神經肌肉疾病有多種,香港肌健協會的病人主要分五大類,ALS只是其一。善款因ALS之名而來,該全數歸ALS?還是整個會均分呢?
協會社工蘇美英坦承:「最大挑戰在內部,三百個會員各有聲音。會長傾向相信病友都在同一把傘下,有共同目標,不想分化。他做了很多調停,還特意邀請不同意見的病友參與退修營,與理事們一起規劃未來,尋求共識,構思發展藍圖。」
協會還找來不同的專業人士成立冰桶監督委員會,監察運作,以向公眾交代。對於病人自助組織是否愈多錢愈好?美英有這樣的體會:「領袖的心態好重要,要不忘初心,否則容易迷失。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額捐款,可讓組織進行短期補漏工程,但想深一層,若制度健全,會員的需要得到滿足,那麼有錢沒錢,對組織的運作應該影響不大。」
對於各種組織之苦,我們確實看不到特效藥,只有不同組織嘗試突破的種種努力。
由肢體傷殘人士組成的自強協會是其一,他們從一筆有限的資助開始,在去年九月開設YouTube頻道「大瞳小椅」,負責構思、演出、拍攝及製作的都是輪椅人士,至今推出了40多條影片。
這些土炮創作無疑粗糙,卻別有珍貴處——裡頭有輪椅人士視點,以及滿溢的活力和人情味,處處打破人們對病友「坐着等幫忙」的老舊想像。
原來只要對準需要,結合社交媒體的力量,即使資源有限,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大瞳小椅響頭炮,YouTube 朋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