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服務籌組貼士
疫情肆虐,無論對一般人及長期病患的健康也構成威脅; 而受到各種政策或場地供應情況影響,各機構或團體的服務提供也因而受到影響,自助組織亦如是。提供服務要考慮服務需要、風險及服務形式。在衡量輕重下,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傳統面對面服務轉型為線上服務。然而,在決定好了轉為線上服務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有沒有支援給予自助組織?本文將詳細講述。
柏會關顧課程(第三節)
疫情肆虐,無論對一般人及長期病患的健康也構成威脅;而受到各種政策或場地供應情況影響,各機構或團體的服務提供也因而受到影響,自助組織亦如是。提供服務要考慮服務需要、風險及服務形式。在衡量輕重下,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傳統面對面服務轉型為線上服務。然而,在決定好了轉為線上服務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有沒有支援給予自助組織?本文將詳細講述。 推前線上服務注意事項 推行線上服務前,需就組織進行基本評估。第一,成員是否有使用線上會議工具經驗(以Zoom為基本);第二,組織是否有相關設備,例如:擁有收費Zoom帳戶、電腦及收音器;第三,會友是否擁有智能電話及懂得進入Zoom,舉例,會友進入Zoom後能否開咪高峰發表、以基本表情符號或「舉手」功能、回應使用聊天室功能。 就以上問題,如果組織成員有信心處理到,就可以嘗試籌組線上活動了。以一般籌組不用分組性質的活動,(即是不使用Zoom「分組討論」功能),也可到「活動統籌好幫手」一文。 中心服務介紹 中心在疫情期間,推出「數碼科技支援服務」回應組織需要。現在除了提供Zoom自學課程外(可到「Zoom功能及應用技巧」了解),亦提供支援。如需進一步了解中心支援服務,可到「數碼科技支援服務」版面。 與資助方保持溝通 最後,適時與資助方保持溝通是最佳的方法。現時傾向數碼轉化服務,雖然未能及以往面對面,一群會友互相交流近況閒談生活智慧,但以線上工具,亦是於疫情下一個折衷的方法。以社署為例,其亦鼓勵組織進行線上服務,將服務轉型。不過,正如本文上部,未慮轉線上與否,亦有其他不同因素(如:會友科技能力,又或當其時組織服務改變以回應現時會友緊急需要等),相信未必每樣服務都適用以線上服務轉變,而同樣,每個資助方的要求都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組織與資助方彼此之間保持溝通,在了解資助方對服務轉型取態、要求同時,亦要讓資助方聽聽現時的處境,面對的挑戰,務求雙方得出適合的回應方案。 因疫情下服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建議組織更需建立一套容易監察(Monitoring)服務產出的系統(Output)。系統需清晰顯示與獲批項目指標掛勾,例如基本的服務月份、受惠會友人數、所參與義工人數及所屬服務類別。以每兩年一屆的社署資助計劃為例,組織可以提供但不限於互助/分享小組、關顧探訪及興趣班/運動班等的服務。當系統建立後,亦要保持最新最準確資料。
柏會關顧課程(第二節)
疫情肆虐,無論對一般人及長期病患的健康也構成威脅;而受到各種政策或場地供應情況影響,各機構或團體的服務提供也因而受到影響,自助組織亦如是。提供服務要考慮服務需要、風險及服務形式。在衡量輕重下,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傳統面對面服務轉型為線上服務。然而,在決定好了轉為線上服務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有沒有支援給予自助組織?本文將詳細講述。 推前線上服務注意事項 推行線上服務前,需就組織進行基本評估。第一,成員是否有使用線上會議工具經驗(以Zoom為基本);第二,組織是否有相關設備,例如:擁有收費Zoom帳戶、電腦及收音器;第三,會友是否擁有智能電話及懂得進入Zoom,舉例,會友進入Zoom後能否開咪高峰發表、以基本表情符號或「舉手」功能、回應使用聊天室功能。 就以上問題,如果組織成員有信心處理到,就可以嘗試籌組線上活動了。以一般籌組不用分組性質的活動,(即是不使用Zoom「分組討論」功能),也可到「活動統籌好幫手」一文。 中心服務介紹 中心在疫情期間,推出「數碼科技支援服務」回應組織需要。現在除了提供Zoom自學課程外(可到「Zoom功能及應用技巧」了解),亦提供支援。如需進一步了解中心支援服務,可到「數碼科技支援服務」版面。 與資助方保持溝通 最後,適時與資助方保持溝通是最佳的方法。現時傾向數碼轉化服務,雖然未能及以往面對面,一群會友互相交流近況閒談生活智慧,但以線上工具,亦是於疫情下一個折衷的方法。以社署為例,其亦鼓勵組織進行線上服務,將服務轉型。不過,正如本文上部,未慮轉線上與否,亦有其他不同因素(如:會友科技能力,又或當其時組織服務改變以回應現時會友緊急需要等),相信未必每樣服務都適用以線上服務轉變,而同樣,每個資助方的要求都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組織與資助方彼此之間保持溝通,在了解資助方對服務轉型取態、要求同時,亦要讓資助方聽聽現時的處境,面對的挑戰,務求雙方得出適合的回應方案。 因疫情下服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建議組織更需建立一套容易監察(Monitoring)服務產出的系統(Output)。系統需清晰顯示與獲批項目指標掛勾,例如基本的服務月份、受惠會友人數、所參與義工人數及所屬服務類別。以每兩年一屆的社署資助計劃為例,組織可以提供但不限於互助/分享小組、關顧探訪及興趣班/運動班等的服務。當系統建立後,亦要保持最新最準確資料。
柏會關顧課程(第一節)
疫情肆虐,無論對一般人及長期病患的健康也構成威脅;而受到各種政策或場地供應情況影響,各機構或團體的服務提供也因而受到影響,自助組織亦如是。提供服務要考慮服務需要、風險及服務形式。在衡量輕重下,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傳統面對面服務轉型為線上服務。然而,在決定好了轉為線上服務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有沒有支援給予自助組織?本文將詳細講述。 推前線上服務注意事項 推行線上服務前,需就組織進行基本評估。第一,成員是否有使用線上會議工具經驗(以Zoom為基本);第二,組織是否有相關設備,例如:擁有收費Zoom帳戶、電腦及收音器;第三,會友是否擁有智能電話及懂得進入Zoom,舉例,會友進入Zoom後能否開咪高峰發表、以基本表情符號或「舉手」功能、回應使用聊天室功能。 就以上問題,如果組織成員有信心處理到,就可以嘗試籌組線上活動了。以一般籌組不用分組性質的活動,(即是不使用Zoom「分組討論」功能),也可到「活動統籌好幫手」一文。 中心服務介紹 中心在疫情期間,推出「數碼科技支援服務」回應組織需要。現在除了提供Zoom自學課程外(可到「Zoom功能及應用技巧」了解),亦提供支援。如需進一步了解中心支援服務,可到「數碼科技支援服務」版面。 與資助方保持溝通 最後,適時與資助方保持溝通是最佳的方法。現時傾向數碼轉化服務,雖然未能及以往面對面,一群會友互相交流近況閒談生活智慧,但以線上工具,亦是於疫情下一個折衷的方法。以社署為例,其亦鼓勵組織進行線上服務,將服務轉型。不過,正如本文上部,未慮轉線上與否,亦有其他不同因素(如:會友科技能力,又或當其時組織服務改變以回應現時會友緊急需要等),相信未必每樣服務都適用以線上服務轉變,而同樣,每個資助方的要求都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組織與資助方彼此之間保持溝通,在了解資助方對服務轉型取態、要求同時,亦要讓資助方聽聽現時的處境,面對的挑戰,務求雙方得出適合的回應方案。 因疫情下服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建議組織更需建立一套容易監察(Monitoring)服務產出的系統(Output)。系統需清晰顯示與獲批項目指標掛勾,例如基本的服務月份、受惠會友人數、所參與義工人數及所屬服務類別。以每兩年一屆的社署資助計劃為例,組織可以提供但不限於互助/分享小組、關顧探訪及興趣班/運動班等的服務。當系統建立後,亦要保持最新最準確資料。
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 – 醫患同行計劃
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在香港的患者約有 300 人,在成本效益為先,僵化如石的醫療體制下,勢孤力弱的患者曾經歷過「有藥無得食」、負擔不起藥費的茫然無助。「生命價值,不應用錢來衡量。」Rebecca 說,她是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主席。
香港妥瑞症協會 -《妥•協》舞台劇
妥瑞症患者,身體面部會不受控地抽搐,突然發出怪聲大叫甚至穢語。患者和照顧者感到的尷尬、自餒、還有旁人目光下的壓力…… 要令他人理解這些感受,有誰比患者親身說出來更合適?
腦友心線上推廣工作坊
疫情肆虐,無論對一般人及長期病患的健康也構成威脅;而受到各種政策或場地供應情況影響,各機構或團體的服務提供也因而受到影響,自助組織亦如是。提供服務要考慮服務需要、風險及服務形式。在衡量輕重下,其中一個方法是把傳統面對面服務轉型為線上服務。然而,在決定好了轉為線上服務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有沒有支援給予自助組織?本文將詳細講述。 推前線上服務注意事項 推行線上服務前,需就組織進行基本評估。第一,成員是否有使用線上會議工具經驗(以Zoom為基本);第二,組織是否有相關設備,例如:擁有收費Zoom帳戶、電腦及收音器;第三,會友是否擁有智能電話及懂得進入Zoom,舉例,會友進入Zoom後能否開咪高峰發表、以基本表情符號或「舉手」功能、回應使用聊天室功能。 就以上問題,如果組織成員有信心處理到,就可以嘗試籌組線上活動了。以一般籌組不用分組性質的活動,(即是不使用Zoom「分組討論」功能),也可到「活動統籌好幫手」一文。 中心服務介紹 中心在疫情期間,推出「數碼科技支援服務」回應組織需要。現在除了提供Zoom自學課程外(可到「Zoom功能及應用技巧」了解),亦提供支援。如需進一步了解中心支援服務,可到「數碼科技支援服務」版面。 與資助方保持溝通 最後,適時與資助方保持溝通是最佳的方法。現時傾向數碼轉化服務,雖然未能及以往面對面,一群會友互相交流近況閒談生活智慧,但以線上工具,亦是於疫情下一個折衷的方法。以社署為例,其亦鼓勵組織進行線上服務,將服務轉型。不過,正如本文上部,未慮轉線上與否,亦有其他不同因素(如:會友科技能力,又或當其時組織服務改變以回應現時會友緊急需要等),相信未必每樣服務都適用以線上服務轉變,而同樣,每個資助方的要求都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組織與資助方彼此之間保持溝通,在了解資助方對服務轉型取態、要求同時,亦要讓資助方聽聽現時的處境,面對的挑戰,務求雙方得出適合的回應方案。 因疫情下服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建議組織更需建立一套容易監察(Monitoring)服務產出的系統(Output)。系統需清晰顯示與獲批項目指標掛勾,例如基本的服務月份、受惠會友人數、所參與義工人數及所屬服務類別。以每兩年一屆的社署資助計劃為例,組織可以提供但不限於互助/分享小組、關顧探訪及興趣班/運動班等的服務。當系統建立後,亦要保持最新最準確資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 – 健肝防疫支援行動
疫情反覆不定,2022新年後迎來過千確診數字,可幸是現時防疫物資充足。回想兩年前疫情初期,寒風下全城通宵排隊搶購口罩、搓手液、沒有口罩不敢出街的艱辛日子,香港人仍歷歷在目。曾接受過肝臟移植的復康者,其抵抗力只有一般人的六至七成,防疫用品對他們尤其重要。病人自助組織「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下稱「肝協會」) 於疫情初期相繼接到會員求助防疫物資短缺,協會馬上籌組「健肝防疫支援行動」,眾委員出錢出力為會員籌集防疫用品。
課程導讀
隨著社區疫情的發展,政府呼籲市民減少社交接觸,很多組織都要將活動及會議延期或取消,以保障會友的安全。這段期間不少公私營機構都容許員工在家工作(Home Office),其實只要配合科技的輔助,組織成員同樣可以善用居家的時間繼續參與組織會議或交流分享。本文將會介紹一個免費多人網上會議工具「Zoom」,讓大家只要安坐家中也可以遙距開會無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