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 – 倡鬆綁綜援中醫療消耗品及聘請外傭照顧者津貼
「我也想返工,但工作的收入不夠我支付更換輪椅、復康用品和聘請工人姐姐。」Elaine說。Elaine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自小須要坐輪椅,屬於嚴重肢體傷殘類別,大學畢業後一直領取綜援支付生活及復康器材開支。
自助組織如何增加會員對組織的歸屬感? (下)
上文提到,政策倡議與會員互助意向可持續發展有著正向關係,而從2022的數據分析 中得知,建立參與階梯是另一個可有效提升會員對組織歸屬感的實踐策略。是次訪問香港肌健協會會長Danny及中心主任美英,理解他們建立參與階梯的實務經驗。
自助組織如何增加會員對組織的歸屬感? (上)
香港復康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於2019年完成香港自助組織發展模式研究(詳見文章) ,為自助組織發展健康訂立框架,有助評估自助組織發展狀況及提供提佳實踐建議。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部於2022檢視自助發展指標與最佳實踐策略的關係,從中發現政策倡議與會員互助意向可持續發展有著正面的關係。本文將闡述兩者關係配以自助組織的實務例子。
諗唔到寫咩好? 自助組織會員通訊內容創意點子
很多組織在出版會員通訊時,也可能遇過這樣的情況-初幾次出版,投稿踴躍,會員分享患病和復康經歷,加上組織活動回顧,會訊厚厚一本,內容相當豐富且多元化;但當過了一段時間,投稿減少,會訊內容只餘下最新消息和活動照片,會訊愈來愈薄變成了數頁的小冊子。點算好?
迎風群傲社 -「輕鐵月台巡查計劃」 【助己.助人】推動無障礙關注巡查 爭月台設斜台讓輪椅安全上落
「除了週日,其餘日子我都到不同區巡查,看看有沒有足夠和合適的無障礙設施。」「迎風群傲社」的主席麥耀強(麥sir)說。迎風群傲社是由殘疾人士組成,聯繫屯門、元朗、天水圍區內肢體傷殘人士,關注及爭取殘疾人士社區友善環境。
病人自助組織與傳媒互動指南之 (二)病人自助組織與傳媒的關係
組織能如何配合,才能讓病人的故事或組織的需要,得到媒體的關注?「人」是重要的元素,而「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則可說是策略。病人或病人家屬、照顧者或相關人士(例如與病人同行的醫生)願意出鏡接受訪問,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照顧者津貼知多啲(2022)
政府透過關愛基金自2014年及2016年分別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及「為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但申請資格相當嚴苛,令到大部分水深火熱的照顧者未能受惠。我們一起聽聽照顧者對津貼的心聲及建議。
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 – 醫患同行計劃
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在香港的患者約有 300 人,在成本效益為先,僵化如石的醫療體制下,勢孤力弱的患者曾經歷過「有藥無得食」、負擔不起藥費的茫然無助。「生命價值,不應用錢來衡量。」Rebecca 說,她是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主席。
自助組織持續發展的困難與出路 (下):社會政策篇
大部份社會政策中,香港自助組織都沒有被清楚確立其角色及地位。從圖一可見,要將一個社會中不同團體分類,可大致分為:營利團體(商家)、非營利團體(政府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及社會企業。這三類團體各有清晰的目標及社會位置持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