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地方被趕走 仍堅持義務輪椅維修 肢體傷殘人士組織「迎風群傲社」冀獲批會址擴展服務 復康會:病人自助組織欠營運空間 窒礙發揮互助精神
十多位輪椅人士聚集屯門公園入口,等待每月一次的免費輪椅維修。服務元朗、天水圍、屯門三區肢體傷殘人士的病人自助組職「迎風群傲社」,替社員及區內輪椅人士進行輪椅維修,分三區輪流每月服務一次。
「沒有工作台,又沒有機器,不容易維修。」輪椅維修師傅蹲在路旁,抹去臉上的汗說。無營運空間,每月的輪椅維修只能在公眾地方進行,好天曬落雨淋,有時還會被人白眼驅趕。
「我們一直希望有個恆常營運空間。」迎風群傲社現任主席宋偉文說,「有會址便可以擴展維修服務、舉辦公眾交流活動等,服務社區及更多輪椅人士。」組織多年來向房屋署申請公共屋邨地下單位,換來的只有失望。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社工吳卓茵指,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 (下簡稱「病人自助組織」) 欠缺營運空間十分普遍,「香港的病人自助組織愈來愈多,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提供的空間以至政府的體育館和社區會堂亦未必能滿足他們。空間不足有礙組織發展及發揮互助作用。」
換車輪要數百元 免費輪椅維修日減殘疾人士負擔
迎風群傲社自2003年成立,一直服務元朗、天水圍、屯門三區的肢體傷殘人士,以加強傷殘人士之間的維繫及凝聚力,並提高社區對傷殘人士的認識等為宗旨,現時社員約70人。其中輪椅維修服務開辦了十多年,對三區的輪椅人士來說非常重要。
「社員很依賴我們的服務,」宋偉文說,他指每月的輪椅維修都有十多位社員出席。「即使現在交通較從前多選擇,但輪椅人士出行始終不便,社員甚少到其他區份維修。其次是殘疾人士大多難以找到合適工作,甚至需要領取綜援,收入微薄難以負擔維修費用。」
輪椅維修服務發起人胡銓華(華哥)補充指簡單的維修如更換車輪,僅是維修費人工就需要幾百元,還未計購買更換的零件。「輪椅車輪約三個月就需要更換,如輪椅壞了需上門檢查,就差不多800元起跳,對殘疾人士負擔很重。」華哥原為輪椅維修服務的義工師傅,近年因身體機能及平衡力轉差而要坐輪椅,但每月的輪椅維修日仍到現場指導,傳授技術和經驗給年輕的維修義工。「輪椅是我們的『腳』,輪椅壞了找維修公司,他們未必有空馬上維修,沒有輪椅用的日子,我們哪裡也去不到。當收到三區的社員求助,我們會盡力安排義工隊去檢查和維修。試過有社員在錦上路壞了輪椅,打給我們,我便馬上去幫他。」華哥說。
「我們也是殘疾人士,明白輪椅對殘疾人士有多重要,這是義工隊和商業維修的不同之處。」宋偉文說,他自小患小兒麻痹,要用四腳拐杖行動。他希望藉着輪椅維修服務,讓服務受助者也參與其中,學習簡單維修,「迎風群傲社的的宗旨是享用服務之餘也要付出,每位社員入會後要加入不同小組,如義工組、關注組、康樂組或探訪組等,貢獻一己之力。」
無空間致師父難發揮 維修地點常變社員唔識路
即使迎風群傲社成立逾20年,服務屯元天三區肢體傷殘人士,跟進社區無障礙設施的改善、提供輪椅維修服務等,但組織仍沒有固定營運空間,令服務難以發展。更甚是在公眾地方進行維修不時被投訴驅趕,叫義工和社員大感無奈。
「甚麼情況都見過了!」華哥笑道,「在公園維修就被康文署職員趕走,下雨時在港鐵有瓦遮頭的範圍避雨,職員又要我們離開。夏天炎熱多雨,義工要頂住太陽汗如雨下地維修外,下雨時又要馬上收拾工具,十分狼狽。幸好這幾年公眾教育提升了,市民對我們的態度稍有改善。」好天曬落雨淋,不只義工辛苦,宋偉文指輪椅人士對天氣十分敏感,「他們整天坐在輪椅上,背部、臀部都貼着坐墊,炎熱天氣令他們非常難受。
寒冷及酷熱天氣雖無阻義工的熱誠,但缺乏地方添置工具則令維修困難重重。華哥和另外三位輪椅維修義工感嘆沒有工作台,無法為社員提供更好的維修服務。「現在檢查車底時只能蹲下來看,很難看得清楚。如果造一個台升起輪椅,義工師傅就能爬到車底檢查,但沒有會址,這些都沒辦法做到。沒有地方,就連替車輪換機油也難,機油會滴到一地都是,弄污糟公眾地方肯定被投訴。」華哥嘆氣說。宋偉文也為義工的辛勞感到抱歉,「維修工具都要放在義工家中,其實會阻礙到他們。他們每次也要拉着重重的工具來維修,我也感到不好意思。」
參加輪椅維修日的社員,部份只是來聚首聊天。「我們現在像是『野孩子』,四處流離。沒有空間,社員少了聚首交流表達需要的機會,亦難建立凝聚力,對於組織的發展也不理想。」宋偉文說。
社員秀蓮指每月都會參加維修日,認為維修服務對她十分重要。「幾個月就要更換車輪,而每個月需要清潔輪椅,因為頭髮、垃圾碎屑會纏住車輪,行不順,要義工幫手清理。」維修服務每月輪流於三區進行,每區的地點也不固定,令秀蓮時常迷路。「我唔識路呀!我住朗屏,只熟識天水圍,我每次都要叫其他社員帶我去其他兩區。」
無法接收二手輪椅捐贈 開會借場困難
每年也有好心人想向組織捐贈二手輪椅,但因無地方存放,宋偉文只能夠婉拒。「二手輪椅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維修義工可以將舊輪椅的零件拆下來,為社員更換壞了的輪椅,節省買新零件的開支。」
沒有營運空間也令會務相當不便,宋偉文指義工組每三個月開會,關注組的議題較多,例如輕鐵月台巡查、商場無障礙洗手間巡查等,需每月開會跟進;另外,組織過去舉辦各類活動如英文班、烹飪班等,每次都要向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或其他機構借場地。「香港愈來愈多病人自助組織,借場地也比從前困難,社區會堂更需要預早半年租借,令我們難以為社員舉辦更多興趣班。另外,我們向社署申請資助,需要保留最少七年的會務文件,現在只能租迷你倉存放文件,每次開會前後都要先到倉提取和放回文件。每年租倉費用就要六千多元,但只有20呎,單是放文件和活動物資,空間已爆滿。與其他公司機構和政府的書信往來亦只能租用郵政信箱,每次靠職員到郵局取信,耗費人力和時間。」
冀有營運空間 擴大維修服務促傷健共融
迎風群傲社多年來一直嘗試向房屋署申請屋邨地下社福服務用途單位,但都被拒。「我們需要屯元天三區的公共屋邨地下單位,二十多年來申請過很多次,但一個希望得不到。曾有一次有符合輪椅人士需要的單位,約200呎,但有其他組織競爭,我們申請還是失敗了。」宋偉文搖頭說。宋偉文仍未放棄申請營運空間,現循另一途徑嘗試,「聽說社福專員可以幫忙,我有希望向他們展示組織工作往績,但現時仍待安排接見。」
宋偉文對迎風群傲社的發展仍抱有信心,並設想日後申請到營運空間後可擴展現有服務。「有營運空間就可以增加輪椅維修的次數,不限每月一次,可以是每星期也進行;我們亦可以開班教輪椅新手安全使用技巧,不用上門逐個教導。現時我們會受邀到學校辦講座,較為被動單向,如有空間我們可以主動邀請學校、團體前來交流,讓更多人了解輪椅人士對社區的貢獻和日常需要,促進傷健共融。」
社工:社會不了解病人自助組織貢獻 研究倡政府開放閒置用地資源
由擁有多年籌劃及運作病人自助組織經驗人士組成的「匯賢集志」,在2020年曾發表「自助組織營運空間」 研究報告,收集了34個在香港復康會支援下的本地病人自助組織對此課題的意見。
調查指在2016年時全港已約有200多個病人自助組織,至2018年已增至約300個,每年平均新成立的組織約三至四個。報告又指少有自助組織擁有會址。據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 (CRN) 截至2023年的統計,在本港 306個病人自助組織中,只52個有會址,只佔 17%。匯賢集志發現即使香港復康會及少部份非牟利機構為沒有會址的自助組織提供辦公、儲物及舉行小型活動的空間,但可借出的空間仍有限。受訪的自助組織認為暫借地方影響組織的服務營運,並認為如擁有會址能提升服務的次數及質素,如會議次數能提升 50%、小型活動次數能提升 90%。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社工吳卓茵指復康會本身也會舉辦恆常活動,面對病人自助組織數量增加及借用場地的需求上升,復康會也有困難提高借用服務場地的名額。她分析病人自助組織難以拓展營運空間的原因複雜,例如不同政府部門的支援與組織認受性不足等。「這議題與社會福利署和醫務衛生局有關,社署對病人組織發展的資助不包括場地租用費,醫務衛生局曾提出地區康健中心可以外借場地予病人組織,但至今仍未實行。」
另外,香港政策以專業主導,例如與醫療相關的委員會,只有少數病人組織代表可參與,「社會對病人自助組織認受性不足,相比起非牟利機構,政府或市民較不了解病人組織服務的效益和重要性,有可能障礙病人組織申請房屋署的單位作營運空間。」
「自助組織營運空間」 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就病人自助組織資助的撥款中,應包括場地租金支援;並建議政府開放閒置資源如空置校舍、舊街市等,以及房署屬下的服務設施大樓、公營房屋未使用的空間,改為病人自助組織共用空間,以協助病人自助組織發展及擴展服務。
有關病人自助組織「迎風群傲社」
網站:https://www.windward2003.org.hk/
社交媒體:https://www.facebook.com/watch/windwar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