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病人自助組織進行社區教育工作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如:到校分享、社區街站、嘉年華及媒體等,每一種的社區教育形式都有其優勢及不足之處,當中所接觸的對象也有不同。組織在構思宣傳策略及推廣工作時,應考慮以下三個基本要素:

(1) 把握時機

社區教育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就特定的主題,引起社會大眾的意識及關注。倘若能夠捉緊進行社區教育的時機,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幾個較常見的時機:

  1. 社會上發生相關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及輿論,例如:早前接連發生了照顧者壓力「爆煲」的悲劇新聞。透過病人組織在媒體上發聲、同路人的現身說法等,可揭示殘疾照顧者的困境及欠缺支援的情況,有助推動爭取合理資源;
  2. 乘著一些國際性的日子,如:在每年2月最後一天的國際罕有病日,在這段期間可進行以罕有病為主題的社區教育活動,包括罕有病的政策評論發佈、病友的個案分享等,喚起社會及政府對罕有病人的關注;
  3. 配合社區教育對象的時間表,如:申請到校或邀請學校合作時,要留意學校的校曆,避免與學生的考試及高峰期相撞。

(2) 選擇合適地點

除了善用網上平台外,大部分社區教育活動都需要一個實體的地點。以下是幾個較常見的考慮因素:

  1. 人流較多,如:在地鐵站對出空地或商場外的位置設置街站、在公共屋邨廣場舉辦嘉年華等;
  2. 費用相宜,如:房署所管轄的公共屋邨及商場,可以為非政府機構提供舉辦社區活動及展覽的免費場地,有意申請舉辦活動的團體可向相關 屋邨管理處商場 查詢申請;
  3. 申請手續簡單,如:參與由展覽公司策劃的本地健康博覽,同類型展覽通常會由主辦機構提供場地及宣傳,可為組織省略部分的社區教育籌備工作。

(3) 對象的選取及人手

若病人組織要進行社區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思考重點的宣傳對象,另一方面要考慮人手。

在考慮社區教育的對象時,必先要考慮最需要作推廣的群體是哪一類,例如:若想做健康教育,可能面對一般公眾,亦可以針對特定的高危對象作疾病預防。另外,也可以選擇比較容易接觸的群體入手,如:學校、親子家庭等。

很多病人組織都曾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往往未必能動用大量人力參與社區教育工作。當然,組織可以考慮動員友好團體參與成為義工,但組織會員的參與亦是不可取替的。因此在選取社區教育形式時,必須要考慮組織內部的承擔能力,包括:

  1. 會員的參與人數,如:要舉辦嘉年華會,便需要大量人手協助活動,組織便要想想是否有足夠的會員協助;
  2. 會員的接受程度,如:上電視/電台訪問或到校分享,則要考慮有沒有會員願意公開其身份,讓社會大眾公開討論及知悉他們的狀況,但這種形式的宣傳牽涉的人手較少,不用四處張羅。
  3. 組織進行社區教育工作,並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見到果效的,但這亦是自助組織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及角色。大家亦要配合自己組織的特性,以及可投放的資源,去考慮選取哪一種社區教育的形式。

 

20190225-pe-home-infographic

Tags: 社區教育, 公眾, 組織角色, 組織形象, 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