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分享秘笈
社區教育是自助組織的重要功能之一,讓社區人士對不同疾病有更全面客觀的認識和理解而改變觀念之餘,也能宣揚逆境自強及自助互助價值理念,而 由病人現身說法分享個人經驗和心路歷程,是一種既直接又具感染力的宣教方法,透過到校分享、傳媒訪問及社區真人圖書活動等平台實踐。
自助組織成員如何能更有效分享個人經歷故事,讓聽眾在短時間內感同身受及認同講者的觀點和主張,以下幾項演說秘笈可作參考:
第1式 – 相信自己,預演練習
演講時要啟發觀眾,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先啟發自己,建立好個人心態,相信自己。即使是最好的演講者也會有舞台恐懼症。充分的準備是克服舞台恐懼症最好的方法。先花點時間練習,能讓您更具自信。
第2式 – 組織你的演講重點,掌握說故事技巧
準備一張紙寫下你的故事大綱,回顧人生不同的階段或轉捩點,分享你一個高山及一個低谷的故事,怎樣分享這個高山與低谷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 描述那情境
- 當中的感受
- 有什麼信念/強項支撐自己
- 有什麼人支撐自己
第3式 – 打破沉默,創作引人注意的開場白
引人注意的開場白是給聽眾之第一印象。組織成員分享故事前,可以設計一個開場白,為觀眾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真人圖書神經纖維瘤患者王政國,其故事分享的開場白是:「大家見到我會唔會覺得好驚或者唔敢同我講野?」
另一位真人圖書肌肉萎縮症患者梁安琪,其故事分享的開場白是:「大家覺唔覺得我笑緊呢? 其實我已經笑緊架啦!! 不過因為病的係關係,我塊面無表情…..」
組織成員不妨分享自己故事前,可以想想自己一個「與別不同」的開場白。
第4式 – 運用分享小工具
準備演講之前,架構好整個故事的內容,組織成員可以運用以下小工具分享自己的故事:
- 相片冊
- 影像
- 難忘的標題或名言佳句
第5式 – 嚴守20分鐘原則
人的集中力慣常只有15-20分鐘,超過這個時間便會失去集中力,所以,組織成員分享故事的篇幅要適當,內容要簡潔,20分鐘已經足夠讓聽眾進入狀況,又不至開始分神,這個長度具有好的吸收效果。20分鐘過後可以邀請聽眾提問,繼而再分享自己的故事。
第6式 – 帶出重點訊息和價值主張
人的故事是最真實和有血有肉,你們的生命故事、主張和訊息更可以與社區人士一同討論。這些討論未必一定有標準答案,反而是希望聽眾可以重新認識殘疾人士的生活和限制下,仍竭力尋找生命的意義。因此,組織成員的故事分享必須至少帶出一個訊息、人生座右銘或價值主張。
組織成員對外講述自己的經歷和主張,除透過分享自身故事達到改變會對殘疾人士的觀念和認知外,更可讓更多公眾人士認識病人互助的美麗和價值,長遠締造一個有利自助互助發展的社會環境及氣圍。
Tags: 社區教育, 個人故事分享你認為這篇文章內容能幫助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