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提及過《殘疾人權利公約》確認了殘疾人士的工作權(rights on work),那麼殘疾人士的就業情況又是如何呢?

殘疾人士就業難

「感‧聘」就業連網近年發佈的《殘疾人士與長期病患者就業情況調查2017》發現,殘疾人士與長期病患者普偏較難在同一職位工作超過一年,接近一半受訪者現時的工作維持了不足一年,超過七成人士更從未有任何晉升機會。調查亦發現,兩成受訪者每週工作45小時或以上,但卻有26%人士每月平均收入僅得3,600元或以下。 而高學歷殘疾人士就業問題也是其中需要關注的一點。根據政府統計處《第 62 號專題報告書》數字,在2013年43,900名具專上學歷程度的殘疾人士中,只有約35%,即15,300位成功就業,而一般大專生就業率則有約70%。

 

殘疾人士沒有就業能力?

而正在就業的殘疾人士,往往只能從事低技術工種。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去覓得一份合稱的工作,而是,他們的能力不被勞動市場承認。往往,他們只能從政府得到「就業救濟」服務,而出路是得到一份三低(低薪金、低技術及低流動性)的工作。顯然地,工作(Job)不等於事業(Career),工作不能令個人的志向實現。這是由政策影響個人尊嚴(Dignity)的就業問題。

 

以上數字及例子反映一向鼓吹「知識型經濟有助就業」的社會,背後也受著「殘疾是不能擔當工作或事務」的思維影響,殘疾,是個人問題,應該自己處理。身體有殘疾,具知識技能,但沒有受到市場的接納,以致覓不到相關工作,只能被逼從事三低工作。身體有殘疾,是否意味要被排儕(Being segregated)於主流之外?政府對於殘疾人士就業政策又在扮演什麼角色?如想進一步了解,請繼續留意《織聚點》的更新分享。

 

現時在社會上,有一群來自不同病科的組織組成了「爭取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制聯席」,著力關注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就業權益。聯席致力倡議為病友爭取一個公平的工作機會和更完善的工作環境,目前有22個自助組織成員團體。如果組織有會員面對就業問題,或想了解更多聯席資訊,歡迎致電 2794 3010 與本中心同事聯絡。

Tags: 倡議, 病人權益, 殘疾人權利公約, 殘疾, 權利, 公約, 就業, 殘疾就業